Search

且談從政初衷(其二)

這一篇談兩岸關係。統獨是台灣政治最敏感的一條神經,但要從...

  • Share this:

且談從政初衷(其二)

這一篇談兩岸關係。統獨是台灣政治最敏感的一條神經,但要從事政治工作,這不容閃躲。

我是一個全球主義者,雖然我身在一個保守政黨,但我還是相信進步價值會隨著全球化擴張,世界也會因為合作和科技發展變得更好,只是我相信知識份子要在這個過程中各就各位,讓這條路不只能走,更要走得穩健。

我相信在歷史的巨輪前進的過程中,統獨只是一個小問題:中國的帝制持續了兩千多年而且分分合合、西方世界更是歷經各種政體的變更,「民族國家」做為當代的主流模式,也不過四百年歷史,而接受全球化的考驗,更只是最近百年的事,未來的變數還非常非常多。

而統或獨,無論加入中共的紅統、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藍統、兩個中國的華獨、台灣共和國的台獨,目標都是都是建立「正常民族國家」,而且無論統獨,談的都是兩岸的「最終狀態」。

我完全理解每個人對於國家意識的執著,無論是「大中國」、還是「天然獨」,那是人性,那是最真切的感情。只是,達成兩岸的最終狀態,單靠感情和認同就能前進嗎?國際關係的現實、世界秩序的改變要不要考慮?又,推進的同時,人民的安全和生活品質,要不要一併考量?為了一個誰也說不準的「最終狀態」,我們打算付出多少代價?

所以出現了所謂「維持現狀」 的說法,出現了「九二共識」這樣的戰略性模糊,我給這些說法高度肯定,因為這樣的說法搭配兩岸協商的政策,一度達成了兩岸的和平與合作,而和平和合作,是全球主義者追求的重要價值。

當然,自由民主與人權也是全球主義者重視的價值,這一點在中國大陸的發展,我認為要更長的時間,碰碰撞撞中前進,而且和世界秩序高度掛鉤,全球化越徹底,這樣的力量越強。相對而言,民族主義高漲,會讓共產黨更容易控制政權,甚或危及世界的和平。

我雖理解台獨論述的各種理據,但加入「反對台獨」的國民黨,是基於對和平與合作的追求,理由很簡單,我不認為有任何人應該為了民族主義的狂熱而失去生命。歷史告訴我們,民族主義的高漲帶來了極權與世界大戰,我們應該特別小心。

至於我是否是統派?我敢為洪秀柱的「一中同表」辯護,大概會被認為是?但是我一點都不認為這個路線是急統,更不認為這會帶來所謂紅統的一國兩制。洪主張的和平協定,有一大堆共產黨根本無法承諾的題目,好比對等尊嚴,好比國際參與,好比要取得台灣人民的同意。

溝通是一件困難的事,我相信,在兩岸和平協議談成並且各自被批准之前,大概得等五十年或更久,而在這段時間內,世界秩序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,而且很有可能顛覆民族國家的概念,從而讓統獨問題自動消失。我認為洪路線是實質的維持現狀,深化了九二共識,進入政治談判的深水區,是國民黨的新出路,也是國民黨的責任。

只要談判的過程持續進行,兩岸的和平與互信就能確保,與「世界市場」的合作,也能為百姓帶來更好的生活 (當然分配很重要,這是另一個課題了,這裡就不多談)。

百姓的安全和生活品質這是我認為從事政治工作要關心的事情,哪怕在這個過程中要扮演「烏鴉」的角色,去論述很不討喜的題目,我認為這也是一種承擔精神。

當然,世界局勢也很有可能把台灣推向獨立,只要過程和平、與各國的合作能確保,這樣的獨立我當然樂於接受,因為百姓的福祉不會成為民族主義的成本,何樂不為?

面對統獨問題,心態保持開放、順應世界局勢、確保人民福祉,就是我的信念。

#從政初衷系列 #兩岸關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市府透明開放、議會問政升級、公民積極參與、地方政治換血!2018年的選舉,小市民用選票將牛煦庭送進議會;牛煦庭會不忘初衷,為龜山人爭取更好的生活品質。
View all posts